Search

「我不知道香港是怎樣的,但我們在國籍欄裏只需填『台灣』。」

與 報導者 The...

  • Share this:

「我不知道香港是怎樣的,但我們在國籍欄裏只需填『台灣』。」

與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的合作,因我抵台生活,得以重新展開。

我發現報導者那邊討論得蠻激烈的。

首先,這是真的親身經歷啦。

以前在香港只填香港,偶爾會造成一些不便,甚至當場被對方臉臭要求修改。我覺得在這種事情僵持不下,實在有點「嘥氣」,所以還是補筆,括上了強國。

然後我想說的就是創作上的難度,我覺得台灣在社會共識/意識形態上的連結狀態似乎與香港人已強烈產生立場上的二元對立的狀態不盡相同,加上基於社會及歷史上Context其實不盡相同,感覺台灣這邊不一定能很快就抓到我真正想表達的事。所以我發現自己期望香港與台灣的讀者能Get到同一個messgae,其實是蠻大困難的。台港關係的所謂「命運共同體」,其實只是源自局部共享的政治處境,很多更細微的事,各方不一定能很快就理解彼此的想法。

而另外關於中國台灣、中華民國和台灣的討論,是台灣內部複雜的意識形態交錯,畫這篇時還未意識到自己擦了台灣內部糾紛議題的邊球,感覺自己有點跳入火海。但未至於覺得自己有說錯什麼。

我自覺沒有對台灣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拒絕過份沉浸於同溫層,告訴自己要保持創作的虛心,看完所有評論,看清楚實際現狀其實是怎樣的,大家是怎樣想的,日後就能在更有了解、充分消化的狀態下在報導者畫出往後的作品。

最後,你不信台灣一個銀行打工仔也有這麼強烈的意識形態,我也沒辦法。但真的不需要趕著用自己單薄無趣的平庸人生來作唯一的標準,衡量這世界的複雜性,甚至嘗試指我所有自身童年的敍述都是造謠。

你硬要把自己假想的政治任務加強於我創作動機上,我覺得無所謂。

我想透過這個專欄表達的是,一個曾住在香港的人過來台灣居住後,透過日常生活所切實體驗到的「實際現狀」,以發現台港的文化異同之處。而台港文化異同的論述過了這麼多年,我覺得真的不必再停留在滷肉飯及魚蛋燒賣的比較上,而是更切實地在這個當下社會局勢的時間點上,體會彼此更多意識形態及價值觀上的不同,並透過繪畫忠實地反映。

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some drawings. Based in Hong Kong.
View all posts